7月28日上午,飘扬了21年的中国科学技术馆馆旗在北京北三环中轴线上的老馆落下。在过去的21年里,这一中国首座国家综合性科学技术馆,接待的参观者超过2000多万人次。面对这些天来北京市民排长队领票,争相和老馆“告别”以及不时有人挖些“故土”留念的场景,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感慨万千:“观众们对科技馆有很深的感情,它已陪伴几代青少年的成长。”不过载着无数回忆的老馆将“退而不休”,交由北京市政府管理,保留原有的公共设施,继续为科普服务。
新馆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与“鸟巢”(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等奥运场馆遥相呼应。它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不仅比老馆(6.5万平方米)大,而且据专家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科技馆。老馆理论上能容纳6000、7000人,但人流最大时达到过2万以上;新馆则可以让3、4万人同时进场参观。
整个建筑为单体正方形,形似巨型“魔方”,而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之又很像“鲁班锁”。鲁班是一位在土木、机械、手工艺等方面均有发明的木匠,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自古至今,建筑工匠一直将其尊为“祖师”。在没有钉子、绳子的情况下,他能将6根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即用6根内部有槽的长方体木条,按横竖立三方向各两根凹凸相对咬合一起,形成一个内部卯榫相嵌的结构体,后人称之为“鲁班锁”。如今,它又激发了设计师的灵感,让新馆外观既体现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注重,也象征着科学没有绝对的界限、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促进,同时寓意“探秘、解锁”。
建筑正面采用连续的白色波形金属板,侧面则是绿色反光玻璃与不锈钢板的组合,随着日光照射角度和晚间灯光的变化以及季节轮替,每块波形板的阴影也不断改变,立面呈现出明暗变幻的动态景象和不同的立体图景,还成为天空阴晴的写照。一旁的穹幕影厅外表是一个巨型镜面不锈钢亮球,与奥运水系互相辉映。其直径达到3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幕影厅,可播放特制的影像节目和演示天象。
新馆内部系统让室内空气在不同季节自动调节,春秋季可靠自然通风带动空气及温度调节,无需开空调。雨水收集系统可将屋顶以及地面近4万平米的雨水采集起来,通过设备处理成中水,用于绿化等。另外,还局部安装了太阳能、风力发电系统和光导照明系统。而空调、消防、安全保护、变配电与照明等均实现智能控制和楼宇自动化管理。通过这一些“绿色”措施,不但降低了建筑能耗和经营成本,也极大地改善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数字会议等系统的建设,使新馆呈现出更加现代化的面貌。中国科技馆数据中心的信息服务于全国各地的科技馆,布线系统采用了业内先进的罗森伯格PreCONNECT HDCS专业模块化高密度数据中心布线产品,为新馆的信息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物理平台。
在不少人眼里,以往的很多科学教育学习管理机关与展览常常“板着面孔”。对此,徐延豪馆长表示,中国科技馆新馆在功能上要从“学科学”转变为“爱科学”,注重“启迪”。
新馆采用了受到国际大型科技馆推崇的“故事线”设计理念,不再是以一个单一的学科作为展览内容划分的标准。“故事线为主轴设计展览,首要的考虑就是激发观众的兴趣。”徐馆长说。
据了解,在总共11.145亿人民币的新馆建设投资中,有7.9亿元用于“内容”,其中不少展品是国内同类展馆尚未添置的(展览基本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是老馆的2.5倍)。
人们往往会认为科技馆是服务于青少年的,而忽视了成年人。此次中国科技新馆要让小观众感觉好奇,让成年人觉得有内涵,也让专业技术人员体会到不虚此行,有所收获。“我们为不同年龄层的人准备了不同的‘科学营养餐’。”徐馆长介绍说,“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只要观众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就能全方位地了解到这一学科的相关知识。”
“许多内容有助于使参观者在畅想未来生活的美好中激发起科学技术创新的激情。”徐馆长说,新馆注重科研和制作,所有的领域、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为展品的设计和制作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我们也配备了一支专门的研发队伍,并设有1500平方米的科研车间,能够独立制作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展品,能保证每年不低于10%的展品更新率,做到常设展览‘不常设’。”
新馆采用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一张内部包含电路和芯片的RFID门票本身就是一个观众信息库,通过它,人们对哪类展览感兴趣,在哪些展品项目前停滞时间最长,参与展项的积分等信息都将被一一记录,成为科技馆调整展览内容和方式的重要依据。
互动性是科技馆的灵魂,如果只能看不能动,就是‘博物馆’而非科技馆了。”徐馆长指出,中国科技馆新馆以互动体验性的展品为主,充分的发挥科技馆科普教育的功能,儿童和青少年自然是接待的主体和重点。“将有约800项的各类互动展项面世,能够说是国内外科技馆中展项数量最多的了。”中国科技馆副馆长黄体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