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ob综合登录
bob综合登录
联系姓名:
联系电话:
经营模式:
消费品 传媒、广电
bob综合登录

微短剧新赛道《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何走红出圈?

更新时间: 2023-11-07 作者:bob综合登录

  该剧由B站UP主“夏天妹妹”和“煎饼果仔”创作,被网友评价为“今年的短剧市场中真正的大爆款”“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看完”。

  破圈传播的背后,是年轻创作者借微短剧形态,将家国宏大主题与青春态表达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值得关注。

  该剧讲述了一盏化为人形的玉壶独自逃离大英博物馆后,偶遇在海外工作的中国记者张永安,并请求其帮助自身回国的故事。

  该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条评论区的留言,今年年初抖音博主“何香蓓Betty”拍摄的一段在大英博物馆的见闻,引发数万条留言,其中一条写道:“可以拍一部动画片,就叫《逃出大英博物馆》,让拟人化的文物复苏逃离大英博物馆回家过年。”

  这一留言引起了UP主“夏天妹妹”和“煎饼果仔”的关注,于是一场注定不平凡的异国拍摄旅程开始了。两位博主推掉了3个月的商单,前往英国自费拍摄了这部微短剧。

  “文物回国”本身是一个严肃的议题,传统的拍摄手法偏向于将文物所经历的历史事实丝毫没有保留地呈现给观众,激发观众的爱国之情,引发对“国宝归国”的关注。但《逃出大英博物馆》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严肃议题用温情的方式娓娓道来。

  小玉壶逃离大英博物馆偶遇中国记者张玉安,一句“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我迷路了”开启了这场回国之路。

  故事起于两人的不信任,不理解,但很快便洋溢出两个年轻人的互相帮助、惺惺相惜,彼此成全的温情。

  温情叙事一直延续到故事的结尾,小玉壶没选留在祖国的怀抱,而是重返大英博物馆,与同伴一起静静等待能够堂堂正正回家的日子。

  剧中的台词“我们是泱泱大国,中国人不做偷鸡摸狗之事,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更是完美契合了国人的愿望,文物回国不单单是回来这么简单,而是要掠夺者承认那段历史,真心归还。

  《逃出大英博物馆》用“叙事反转”叠加“情怀反转”,更能给予观众直击心灵的审美体验和情怀激荡。结尾处没有声嘶力竭或振臂高呼,而是用温暖、自信、坚定的语态,将家国宏大主题与青春态表达相结合,因此获得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

  大英博物馆尚未归国的文物一直是国人心中的痛,这一题材本身就承载了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能够引发网友的共鸣。

  非常巧合的是,在预告发布的前几天,大英博物馆传出失窃丑闻。大量珍贵文物下落不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大英博物馆被多个国家要求归还本国文物。

  网络上也有人吐槽这部小短剧声音制作粗糙,有种“PPT”既视感,主演的演技、台词、配音都让人出戏,但瑕不掩瑜。《逃出大英博物馆》还是成功了。其实这并非偶然,除了吃了题材的红利踩中了热点之外,更离不开主创团队对于细节的注重。

  首先,该剧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一大亮点即选取了小玉壶,而非沧桑贵重的历史文物作为主线“人物”,充分体现了小玉壶“国风萌妹+迷糊性格”可爱形象。

  其次,剧中的一些小巧思契合了现实:小玉壶的脸总是脏兮兮的,那是因为现实中大英博物馆的文物大多是没有玻璃罩的,随时都能被触摸。而且她总是强调自己“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是因为中国的量词很多,英语很难一一翻译出来,并且大英博物馆中的文物没有真正的名字,而是以编号命名。

  该剧也对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进行了贴近性、人格化的处理,如设置谐音“归家路”的“瑰葭路”公交站、展示打铁花等非遗元素、为大英博物馆文物拟人“群像”配音等。

  目前的视听领域呈现“碎片化”消费趋势,微短剧也成为网络视听的一种新形态。不少业内人士将网络微短剧看作短视频平台从用户红利阶段过渡到生态深耕阶段的“新风口”。

  未来,微短剧将不再单纯是娱乐工具,而是一种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的方式。创作者可以思考怎么样以戏剧化、故事化的方式将中国故事融入日常的创作中去。

  可以像《逃出大英博物馆》一样用剧情打动人心,也能学习“李子柒”“南翔”等博主的拍摄方式,将一些历史书上的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原出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

  该剧中的人物设定和国风妆造贴合新时代的审美风格,从而营造出了一种“不矫情却动情”的加分效果。

  这也提醒创作者,在国际传播中,除塑造“可信”“可敬”的中国形象外,也应在“可爱”方面多下功夫。纵观近年互联网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有趣比有料更重要”“可爱才更可感”已具备一定共识,网络视听作品也应更重视青年审美趣味,以更柔软的表达方式,激发更直接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