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在广州开幕。
开幕式上,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共同发布了“齐行共进:博物馆纪念馆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传播公益基金”(以下简称“腾博基金”)首年项目成果。面向全球发行的《当代中国博物馆》(ChineseMuseumsToday)、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之一“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策展笔记丛书(第一辑)”、“长城沿线博物馆、纪念馆、乡村博物馆建设与展览数字化传播”调研项目、“高校青年教师支持计划”项目、“科研课题资助计划”……短短一年时间内,“腾博基金”取得了一系列扎实进展。
“着眼于中国博物馆领域目前发展的真实的情况,‘腾博基金’的项目设计和执行有着非常强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原创性。”刘曙光表示。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右)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左)在现场共同发布“腾博基金”首年成果
与此同时,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博协青年工作委员会与中国青年报共同启动了“中国博物馆年度青年人物”推介活动。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国历史展览馆馆长吴向东、国际博协城市博物馆委员会主席乔安娜·索萨·蒙泰罗(JoanaSousaMonteiro)、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刘国祥、复旦大学教授郑奕、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分别围绕大会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在当日下午大会举办的“博物馆怎么样应对公共文化服务新挑战”平行论坛上,腾讯SSV数字文化试验室副主任闫国君发表了主题为《数字科技助力中华文化焕活》的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战略意义和社会影响日趋提升。首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正是中国博协吹响的新时代博物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集结号,这是我国博物馆学领域顶级规模、规格最高、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吸引来自国际博协、中国博协、全国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200余位国内外代表参加。
博物馆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博物馆、学术界、企业、文化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腾博基金”体现了行业与企业探索的创新模式。该基金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与腾讯基金会于2022年5月联合发起,致力于提升行业整体在海内外的文化创造和传播能力;重点支持中小博物馆、纪念馆;培养青年博物馆工作者;让中小城市乃至于基层乡村都能轻松的获得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腾博基金”的支持下,《当代中国博物馆》(ChineseMuseumsToday)已于今年国庆期间在那不勒斯面向全球发行,由法国EDPSciences出版社出版,这是业界第一次经系统模块设计的主动作为,面向全球展示了当代中国博物馆发展全貌和系统成就。
国际博协主席艾玛·纳迪女士对ChineseMuseumsToday的出版表示祝贺赵丰供图
“中国博物馆建筑的图片让我耳目一新,从未想象过中国近年来博物馆建筑已经如此宏伟、硬件设施如此先进,希望有机会能够早日亲自到访。”来自阿联酋的国际博协执委艾哈迈德·在阅读该书时表示。
“腾博基金”同步助力“世界文化遗产地展示阐释体系建设”的全面评估。中国拥有57处世界遗产,这中间还包括39处文化遗产、14处自然遗产及4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全面评估的成果可服务于公众日渐增长的对遗产相关知识的诉求,同时为国际同行提供中国经验。
“腾博基金”还创新性地将博物馆展览和策展系列丛书策划相结合,助力博物馆文化高质量传播。“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策展笔记”丛书(第一辑)被纳入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该丛书是我国文博行业第一套以“博物馆策展”为主题的大型丛书,对逐步提升中国博物馆界展览展示水平、提高博物馆传播优秀文化能力,培育博物馆展陈人才,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接下来,“腾博基金”将继续围绕“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创新与传播计划”和“博物馆、纪念馆青年人才教育培训计划”两大主题持续开展公益项目,助力博物馆展览展示数字化留存和学术研究水平提升,并在拓展国内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新途径,为助力博物馆事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持续贡献力量。
长期以来,不一样的地区博物馆发展不均衡,中小博物馆人才奇缺的问题始终困扰行业。“腾博基金”从实际痛点出发,在工作规划中更加关注中小博物馆和青年博物馆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升。
执行一年来,“腾博基金”积极地推进“高校青年教师支持计划”,选派高校青年教师到国家一级博物馆交流学习,不仅有助于高校的青年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升高校博物馆学学科建设,也为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开阔的视野,同时为博物馆与高校合作交流、学习博物馆学等领域前沿学术理论创造机会。
“青年教师支持计划和展览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项目中,‘腾博基金’在设计执行中坚持面向青年人才培养的基调,同时让更多中型博物馆和小型博物馆平等地获得参与机会。”刘曙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腾博基金”面向中小博物馆、面向青年的设计,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赞誉。
与此同时,“腾博基金”在推动重点科研课题,打造中国博物馆学研究新平台等方面也开展了诸多工作。其中,“长城沿线博物馆、纪念馆、乡村博物馆建设与展览数字化传播”调研项目已初步形成长城沿线博物馆体系和传播体系,后续还将产出深度调研报告。该项目对丰富和完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内容,促进全社会关注长城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传播、关注长城遗产的活化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次为期两天的大会首次聚焦博物馆学科建设与发展,以“新时代博物馆高水平发展”为主题,锚定当前博物馆事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依托博物馆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研讨博物馆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生动实践。一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统筹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博物馆发展,提高博物馆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水平,坚持服务大众,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水平,实现博物馆高品质、差异化发展等方面相关学术问题,力图打造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及博物馆改革发展新成果的交流、展示平台,为博物馆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学术和理论支撑。数字技术如何加速在文博领域落地,也成为大会关切的话题之一。
数字技术在攻克高精尖问题上,可发挥跨界联动作用,同时数字技术也需要更加多的普惠,应用到广袤的文博文化场景中,助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与世界多元文化更好地交流和互鉴。闫国君表示。
作为“腾博基金”的发起方之一,腾讯基金会在资金捐赠以外,还长期提供数字技术助力文物保护:
“大三巴牌坊”是中国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结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东方的建筑风格,在经历过三次大火后只剩下教堂正门前壁。腾讯利用VR等技术,将教堂进行数字化还原,游客可以佩戴VR,“穿越”400多年的时空,重现教堂当年庄严雄伟的模样,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在数字技术下被重塑。
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合作,借助游戏技术构建“数字藏经洞”,对文物进行了数字修复和3D建模,并以沉浸式互动体验的方式,引入虚拟人实时直播、讲解等,让大众更好领略藏经洞出土文物背后的璀璨历史文化。在国家文物局推行的“互联网+中华文明计划”指导下,“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在去年底上线,这也是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平台,让学者、文化爱好者以及艺术创意者打造“一站式”的敦煌文化共享平台,实现文化资源的安全高效流动。
近年来,通过小程序及其背后的一系列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走进了日常。“数字故宫”、“云游长城”等小程序,让观众得有更近距离、更便利地在手机端云游博物馆,领略民间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风采。以数字孪生、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文物考古、藏品管理、展览、教育、科研、内部管理等多个领域。三星堆博物馆在新馆建设中,借力腾讯的高性能数字孪生引擎、高精度建模技术,打造了业内领先的“超级链接、数智融合”的智慧博物馆,其中部分青铜器代表性文物更是由AI人机协同进行虚拟修复而成。这些文博数字化探索为中华文明焕活插上了一对新的翅膀,也为全球文博发展贡献了一份中国样本。
文化是每一个人心里的信念。我们需要每一个在腾讯内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都深刻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那样他设计的产品才能够真正深入人心。互联网产品有可能是冰冷的,但是它提供的服务应该是非常温暖的、本土的。腾讯捐赠这些文保项目,希望能让关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理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面。葛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