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天、观众近90万人次、网上展馆浏览量达1832万次……9月17日,“壮丽史诗伟大飞跃”——四川省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
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1200余张图片、400余件珍贵文物实物模型,全景再现了中国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展示了四川人民在党领导下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这是一次涤荡心灵鼓舞人心的精神之旅——近2500个团队主动预约观展,44册留言本和电子留言屏上,滚烫炽热的留言超过5万条。
世纪城会展中心。9月17日下午,展览大厅内观众依然络绎不绝。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个个艺术场景,让人们久久驻足。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党总支宣传委员于杰说:“印象非常深刻、收获丰富,为前辈的付出感动,为今天的中国自豪。”
不忘来路,始知归处。回首中国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当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经济迅速恢复之时,中华民族再度爆发出惊人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在此背景下,以一场展览回顾历史、凝心聚力,恰逢其时。
大展目标很明确。以党的百年历史昭示:只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只有在中国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年初,展览启动相关工作。7个工作小组组成强大阵容,分别负责文稿撰写、策展布展、讲解以及艺术创作等。
建党百年主题展,是一项专业性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尤其是此次展览聚集建党百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成就和光辉历程,展陈内容的选择,可谓展览成败的关键。
展览邀请近20位省内权威党史专家为展览顾问,省档案馆、四川博物院的十余位精干业务力量组成内容大纲撰写工作专班。历时两个多月,反复讨论、修改、打磨,最终完成6万多字的展陈大纲。“展陈大纲做到了准确、严谨、客观、权威、科学,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四川的光辉历程和党领导四川各族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及改革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四川特色很鲜明。”为展览大纲把关的党史专家之一龚自德评价道。
一个好的展览,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展品把历史故事和问题讲清楚。文物史料征集组向全省21市(州)发出展览素材征集通知,从海量的素材中,用尽心思挑选出1200余幅图片、400余件套珍贵的文物实物模型,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呈现出党在四川波澜壮阔的百年光辉历程。
创意的呈现,交给了最后的展陈团队。从设计到施工仅40多天,综合运用场景还原、影音视频、VR等现代技术,形成穿越时空的视听场景和沉浸式、互动式观展体验。
留法勤工俭学时填写的施耐德公司招工表、签发的《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部布告》、“华龙一号”“玲龙一号”核反应堆模型……主题展览中,大量珍贵文物和实物模型,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此次展览征集的400余件珍贵文物和实物,以其承载的厚重历史吸引着观众眼球;各种沉浸式、互动式设计,让观众在参观完上万平方米的展厅后仍意犹未尽。
展览大厅内,亮点多多。重磅文物集中亮相。留法勤工俭学时填写的施耐德公司招工表复印件,是1997年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时送给主席的一件国礼;现场最大块头的展品吉普车,是解放大西南战争中贺龙率部缴获的军胡宗南残部辎重。现场还有巴金存世最早的书信、黄继光炸碉堡时炸毁的石块“英雄岩”等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流传。
展览形式丰富鲜活。在成昆铁路修建和两弹一星板块,展览将铁路修筑和卫星发射的场景进行沉浸式复原。“没想到展览还能这样做。”78岁的成都市民姚云华感叹。国产大飞机C919以及核反应堆模型、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示的三星堆金面具等前总是围满了人,现场的智能机器人还能和观众对答如流。“孩子们看到这些高科技,能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发展进步。”专程带女儿参观的成都观众马月说。
展品背后的历史既要严谨准确,也要尽量通俗易懂。“来自全省各文博单位的30名专业讲解员,在不到10天里突击背下9000多字的讲解词。”四川博物院讲解员赵曼琳介绍。大多数时间,她们在展馆内每天行走两万步以上,为观众献上精彩的党史故事。
为让展览更好地服务群众,主题展还创新推出网上展馆。1.5万多个3D模型,真实还原展览现场,并全程配有语音讲解。至展览结束时,网上展览浏览量达1832万次。
“看完展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9月17日下午,刚看完展览的大学毕业生李天骄感慨,“以前关于党的历史主要从书本中获得,但当我看到带血的土地册,尤其看到邓稼先在绵阳隐姓埋名工作时的艰苦环境,那种触动和震撼,前所未有。”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在展览大厅,一块滚动播放观众留言的电子显示屏和一摞摞观众留言册非常关注。“强国有我”“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下一个一百年,交给我们吧”……5万多条观众留言,洋溢着豪迈激情与奋斗热情。观众刘萍说,现场看完展览再看留言,忍不住热泪盈眶,“忆往昔,我们不忘初心;看未来,吾辈还当自强。”
这正是展览的“初心”——坚定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激发各族人民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的斗志和干劲。负责展览执行的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的人介绍,为了这个目标,展览在展陈的总体风格上都用了“小心思”——4个不同篇章,色彩逐渐从低沉走向亮丽。
百岁老党员陆必成拄着拐杖、戴着党员徽章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来了。老人语气铿锵:“看看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这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实现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员工来了。在研究院负责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华龙一号”核反应堆模型面前,他们说,“两弹一星”精神永不会褪色。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扬帆起航再出发,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将创造更多奇迹。(记者吴晓铃吴平)
“壮丽史诗 伟大飞跃”——四川省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综述84天、观众近90万人次、网上展馆浏览量达1832万次……9月17日,“壮丽史诗伟大飞跃”——四川省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
84天、观众近90万人次、网上展馆浏览量达1832万次……9月17日,“壮丽史诗伟大飞跃”——四川省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
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1200余张图片、400余件珍贵文物实物模型,全景再现了中国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展示了四川人民在党领导下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这是一次涤荡心灵鼓舞人心的精神之旅——近2500个团队主动预约观展,44册留言本和电子留言屏上,滚烫炽热的留言超过5万条。
世纪城会展中心。9月17日下午,展览大厅内观众依然络绎不绝。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个个艺术场景,让人们久久驻足。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党总支宣传委员于杰说:“印象非常深刻、收获丰富,为前辈的付出感动,为今天的中国自豪。”
不忘来路,始知归处。回首中国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当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经济迅速恢复之时,中华民族再度爆发出惊人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在此背景下,以一场展览回顾历史、凝心聚力,恰逢其时。
大展目标很明确。以党的百年历史昭示:只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只有在中国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年初,展览启动相关工作。7个工作小组组成强大阵容,分别负责文稿撰写、策展布展、讲解以及艺术创作等。
建党百年主题展,是一项专业性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尤其是此次展览聚集建党百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成就和光辉历程,展陈内容的选择,可谓展览成败的关键。
展览邀请近20位省内权威党史专家为展览顾问,省档案馆、四川博物院的十余位精干业务力量组成内容大纲撰写工作专班。历时两个多月,反复讨论、修改、打磨,最终完成6万多字的展陈大纲。“展陈大纲做到了准确、严谨、客观、权威、科学,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四川的光辉历程和党领导四川各族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及改革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四川特色很鲜明。”为展览大纲把关的党史专家之一龚自德评价道。
一个好的展览,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展品把历史故事和问题讲清楚。文物史料征集组向全省21市(州)发出展览素材征集通知,从海量的素材中,用尽心思挑选出1200余幅图片、400余件套珍贵的文物实物模型,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呈现出党在四川波澜壮阔的百年光辉历程。
创意的呈现,交给了最后的展陈团队。从设计到施工仅40多天,综合运用场景还原、影音视频、VR等现代技术,形成穿越时空的视听场景和沉浸式、互动式观展体验。
留法勤工俭学时填写的施耐德公司招工表、签发的《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部布告》、“华龙一号”“玲龙一号”核反应堆模型……主题展览中,大量珍贵文物和实物模型,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此次展览征集的400余件珍贵文物和实物,以其承载的厚重历史吸引着观众眼球;各种沉浸式、互动式设计,让观众在参观完上万平方米的展厅后仍意犹未尽。
展览大厅内,亮点多多。重磅文物集中亮相。留法勤工俭学时填写的施耐德公司招工表复印件,是1997年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时送给主席的一件国礼;现场最大块头的展品吉普车,是解放大西南战争中贺龙率部缴获的军胡宗南残部辎重。现场还有巴金存世最早的书信、黄继光炸碉堡时炸毁的石块“英雄岩”等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流传。
展览形式丰富鲜活。在成昆铁路修建和两弹一星板块,展览将铁路修筑和卫星发射的场景进行沉浸式复原。“没想到展览还能这样做。”78岁的成都市民姚云华感叹。国产大飞机C919以及核反应堆模型、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示的三星堆金面具等前总是围满了人,现场的智能机器人还能和观众对答如流。“孩子们看到这些高科技,能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发展进步。”专程带女儿参观的成都观众马月说。
展品背后的历史既要严谨准确,也要尽量通俗易懂。“来自全省各文博单位的30名专业讲解员,在不到10天里突击背下9000多字的讲解词。”四川博物院讲解员赵曼琳介绍。大多数时间,她们在展馆内每天行走两万步以上,为观众献上精彩的党史故事。
为让展览更好地服务群众,主题展还创新推出网上展馆。1.5万多个3D模型,真实还原展览现场,并全程配有语音讲解。至展览结束时,网上展览浏览量达1832万次。
“看完展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9月17日下午,刚看完展览的大学毕业生李天骄感慨,“以前关于党的历史主要从书本中获得,但当我看到带血的土地册,尤其看到邓稼先在绵阳隐姓埋名工作时的艰苦环境,那种触动和震撼,前所未有。”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在展览大厅,一块滚动播放观众留言的电子显示屏和一摞摞观众留言册非常关注。“强国有我”“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下一个一百年,交给我们吧”……5万多条观众留言,洋溢着豪迈激情与奋斗热情。观众刘萍说,现场看完展览再看留言,忍不住热泪盈眶,“忆往昔,我们不忘初心;看未来,吾辈还当自强。”
这正是展览的“初心”——坚定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激发各族人民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的斗志和干劲。负责展览执行的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的人介绍,为了这个目标,展览在展陈的总体风格上都用了“小心思”——4个不同篇章,色彩逐渐从低沉走向亮丽。
百岁老党员陆必成拄着拐杖、戴着党员徽章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来了。老人语气铿锵:“看看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这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实现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员工来了。在研究院负责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华龙一号”核反应堆模型面前,他们说,“两弹一星”精神永不会褪色。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扬帆起航再出发,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将创造更多奇迹。(记者吴晓铃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