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天堂,那么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如果按博尔赫斯所言,人间最美的气息之一,一定是书卷气。
“一气”之下,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回书卷气展览,而且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书卷气之于书画,其内核、精神、个性、共性、趣味性、当代性等美学问题 ,是个可以无限延展的文化课题,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寻问、追问、扣问,以及探索、探究、探新。
从2022年书卷气展的第一回开始,我们就将书卷气展从城市带到乡村,旨在将书卷气与乡土古韵,山林之气进行碰撞与融合,使之更具勃发生机,与时俱进。
“雨生百谷”,甲辰龙年谷雨时节,将拉开书卷气第四回展的帷幕,参展的作者不仅有专业的画家、书家,还有学者、文化人,同时还展出陈澧、赖少其、陆俨少、饶宗颐、王贵忱、吴冠中、朱新建等名家大师的作品,一起呈现书卷气的丰盈内核与丰富面相。
谷卿:宋人范温最早拈出“韵”这个概念通论书画诗文,在他看来,“有余意之谓韵”,通俗地说,大概就是读不彻、品不尽、解不完,而这读、品、解,都可以视为“观”的种种形式。观并不简简单单就是看而已,《说文》解释“观”是“谛视也”,它需要调动我们一切感官和身心,去全方位探究、了解、体会、领悟、洞察。《周易》有《观》卦,它告诉我们,不论是天地万物还是人类自身,都需要通过“观”来理解。
谷卿:就书法而言,“书卷气”当如法如仪,兼见性情,绝不狂怪造作,是和自己以及二三知心者的对话。私以为宋人如苏轼、黄庭坚的短札、小品,最见“书卷气”之精髓。
问:看待万物,当“反身而诚”,“书卷气”会扬发其“诚”,抑或会遮蔽其“诚”?
问:姜夔言:“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书卷气”之所以能够激起您的审美感受,其中是因为什么样的形式组合上的规律与特点?
谷卿:有关所谓“形式组合”,傅山讲得最好了:“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
谷卿:要看是逼他者之真还是逼自我内心之真,如为前者,则总是隔了一层,终不免近伪,如是后者,当然有“反身而诚”的至奇,这便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奇观”了。
问:在《红楼梦》中,宝玉以“清”“浊”区分世间万象,“书卷气”可以代替“清”吗?哪个词汇可以代表“浊”?
谷卿:在传统批评话语中,“清”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其本质在于一种坚持标准的与众不同,“书卷气”当然完全有可能具备“清”的质素。“浊”与“清”相对,代表着无原则的混同、放纵、失序,可以理解为流氓逻辑。
谷卿:我希望尽可能自然。但心里总想着自然,难免就会不自然了。早点忘掉“追求”和“理想”为好。
谷卿:“时代性”和“超越性”也许不矛盾,可以并存。清人有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大概能够回答这个提问。
谷卿,别署潜堂、阮桥等,安徽安庆人。暨南大学文学博士。曾受公派至台湾东吴大学交换研修(2014),2015年至201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迹:广东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兼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陈斯鹏: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陈永正: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
陈志平: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教授(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历代书法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
方土: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美术馆原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林海钟: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书画鉴定中心副主任,陆俨少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王绍强:广东美术馆馆长,教授、文物博物馆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王忠勇: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许习文:中国拍卖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多所高校客座教授、特约研究员,广东关山月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张东: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张工:广州画院学术委员、院刊执行主编,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