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微信上有 16000 多人/次点开了这篇文章,微博上则有 1400 多次的转发,但那毕竟是“纸上谈兵”,只是为了让大家对获取艺术资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按照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总共有4109个博物馆,博物馆数量超越100个的省市有 16 个,直辖市里,上海 99 个,北京 82 个,重庆 42 个;
而按照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内地的画廊数量也大概在4000家左右,名列前三甲的是北京、山东和上海,其中北京 1216 家,山东 518 家,上海 435 家。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北京规律性看展已超过 10 年的人,看到这一个数据的我还是有些震惊,所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
然后我再想想,也不排除第三个可能:虽然全国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艺术中心加起来数量惊人,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不值得去看的。
如果我们把参考标准放在“有品质”以及“与现当代艺术相关”这两个主要指标上,那么,值得一逛的比例就立马会小很多很多。
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把 8000+ 这个量级,缩小到 100 - 这个范围。
而且,因为大部分的艺术机构都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少数几个省会城市,出于篇幅和便于索引的考虑,这篇文章暂时只呈现北京的名单,其他的城市后续再写。如果你觉得本文有什么重大的遗漏,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推荐。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我的经验判断和个人推荐,它既不权威,也不是什么大数据调查和研究的结果,而且肯定也太过简略(因为要是详细写根本写不完),只是纯粹觉得,对于很多对艺术机构不那么了解、也不那么频繁去看展览的“普通”观众来说,这篇文章或许可以帮他们省掉一些找寻的时间。
这当然有点强人所难,就像是一个传教士要让人信教,别人问:凭什么相信你?而他居然好意思说:信不信由你。
a,不管收不收门票,门票贵不贵,但至少展览要对得起良心(跟看不看得懂没多大关系,这里涉及更多“圈内”的评判标准);
b,除了展览,看是否还有别的加分项——这个说起来就烦琐了,比如建筑和空间是否有特色,配套设施好不好,功能上是否有扩展的可能性(例如开展公众教育、亲子活动或公司庆典之类),前台小姐姐的服务态度如何,甚至一张展览海报有没有设计好,等等,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除了建筑和宫殿,展览越来越成为故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从《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这两个“超级网红展”之后,到故宫排队看展似乎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除了不同主题的常设馆藏及历代书画展,各种特展、精品展以及与国际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学术交流展,也慢慢变得频繁。
另外,不要忽略了故宫在数字化建设和衍生品开发方面的创新和成绩——故宫早已摇身一变,成为博物馆界推陈出新的一大“网红”了。
推荐它的唯一理由是:作为综合性国家博物馆,它毕竟有最强势的资源,可以办最高级别的国际交流展(通常冠以“特展”的名称),比如最近正在展出的《学院与沙龙》,100多件展品中就包括了以《朱庇特与忒提斯》为代表的安格尔三幅油画精品。
和故宫一样,位于热门旅游景点区域,饮食不便,以及严格的安检和长时间的排队都是减分项。不过略堪欣慰的一个新消息是:现在去国博不用排队领纸质门票了——要知道此前单单这一个环节就可能要花掉你二十分钟的时间。
展品规格、布展水平都挺好。其佛像馆曾经是我最爱去的地方之一。曾经举办过超高人气的“海昏侯”特展。
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至当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近年来也慢慢变得多与其他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合办高质量的交流展。
有一些朋友也许会不太喜欢它的“主流”,但从“雅俗共赏”这一点来看,还是值得嘉奖,比如去年年底举办的《美在新时代》典藏精品特展,中国美术馆绝大多数都是把压箱底的好东西都拿出来了。
另外,从去年开始,中国美术馆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像样的地方卖衍生品、书籍和咖啡,设计挺简洁的,有点小资氛围了。
每年六七月份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简直就是业内一大盛事——想“物美价廉”地收藏年轻艺术家作品的朋友,这个场合是一定不可以错过的(艺术家们通常都会在作品标签上贴有二维码,喜欢的直接加微信勾兑就行)。
除了毕业作品展,平时的学术性展览也是很值得一看。位列我个人最频繁造访的艺术机构名单上的前三甲。
办过的达·芬奇特展、《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都是很重要的展览。
大概可以跟清华艺术博物馆连着一起看。虽然这两个博物馆不在艺术区,但清华北大本身就是景点,所以看完博物馆之后逛逛校园,乃至于到附近的几家书店如“万圣书园”逛逛都是不错的选择。
建筑本身平凡无奇(所以只能拿海报顶替了),但最大的特色是:收藏有大量齐白石及其他近现代京派画家的作品。
对面就是朝阳公园,旁边是著名建筑师马岩松设计的“墨色山水”,从团结湖到蓝色港湾这一带吃饭喝酒都方便。
每年年底的年鉴展,以及平时的诸多展览,都有自己的特色。近期有邱志杰的个展。
地处苹果社区,曾经是明星级美术馆——他们有一些展,的确会有明星去看。近两年做了不少跟新媒体、互联网相关的“未来展”,这是未来艺术的一个趋势,需要我们来关注。比如:
地处北京城东北角的一号地艺术区,那一片虽然画廊已经不多了,但还有一些艺术家工作室,比如张晓刚的工作室就在红砖斜对面。对了,附近还有奥特莱斯,算是弥补红砖地处偏远地带劣势的一大利好。
国内少有的将美术馆和园林融为一体的机构,建筑师是北大的董豫赣;适合亲子活动。初夏和晚秋去尤其好看。冬天下雪了也会别有一番风味。现在那边的园子已经慢慢“养”起来了。
举办过好几个值得推荐的展:黄永砯、塞拉诺、尼格尔·罗尔夫……最近的大展是埃利亚松。
近两年崛起的美术馆界“黑马”。原有建筑经知名建筑师改造后,瞬间变得洋气起来。
时不时有网红展,比如安迪·沃霍尔和伊沃雷;当家人之一晚晚在线上线下都有号召力,小姐姐们非常愿意去。以及,他们的衍生品店也蛮向国外一线美术馆看齐的。
注意,不是央美美术馆。坐落在蓝色港湾商圈,场馆不大,但风格现代,干净利落。最近规模较大的一个特展是《疯狂达利艺术展》。
坐落在侨福芳草地商场里——后者是北京品质最高的mall之一了,mall里面随处可见艺术品原作,跟mall连成一体的酒店也是名符其实的艺术酒店——说真的,国内货真价实的艺术酒店真没几家。
值得去,虽然在北京城的西边。附近是筑中美术馆,可以一并看看。这两家主要推荐给西二旗人民。
北京的艺术区,除了已经被拆迁的那几个,现在主要在798、草场地、一号地以及宋庄——后者是北京大多数成功或不成功艺术家的栖息地。树美术馆就在宋庄,虽然离城区有点远,但要是你凑巧去了,那就顺便看看吧。建筑还是很美的,只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大展不多。
把松美术馆放在这份名单的最后,是因为有一部分人认为,这家新落成的私人美术馆具有“秒杀”同行的魅力。我个人自己的观点是:不管怎么说,它的颜值真的很高,左邻右舍没有高楼遮掩,一眼望去,就只有白色简洁的现代建筑,以及遒劲苍老的近200株松树——要养好这么多松树估计就得花不少钱。
藏有梵高、毕加索、培根、巴尔蒂斯以及一连串名人的作品。开馆展是《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看一遍就当是复习一遍现当代艺术史了。从近期开始频繁举办面对公众的沙龙和其他活动。唯一的缺点是缺乏方便的公共交通,只能开车或打车去。
(啊写到这里感觉已经有点没有耐心了——实在是太多了,跟我有同感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结尾看福利了)
北京的画廊,大多数集中在798、草场地这两个艺术区,但城里城外也有零零星星的特立独行者。暂且按照地段来区分吧:
798艺术区地标。打了车又不知道如何描述自己位置的人一般会说:我在尤伦斯门口。中国当代艺术的风向标之一——这么说会不会有点太夸张了?
国际一线画廊的北京分店。建筑外立面是典型的包豪斯风格。去年做过一个日本艺术团体teamLab的网红展。
挨着佩斯北京,在“虽然我了解这一个展览很重要但我还是看不懂”这个点上跟佩斯有得一拼——当然,这个指标适用于这份名单里的一大半机构,因为好的机构一般只做引领者,而不是迎合者。
特别关注活跃于1970、1980年代一批85’前非官方艺术家。看他们的展览,常常有一种“啊,原来30年前他们就已经这么前卫了啊”的感觉。
一线画廊——就跟娱乐圈也分一二三线明星一样,艺术家和画廊一样适用于这个定义模糊的分类法。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反正很重要,有话语权,至于看不看,随你;看没看懂,也随你。
把冰箱拉到沙漠,把佛像切成石料,把木雕背上天山 我们又和一位好玩的艺术家聊了聊
选择的艺术家跟象外的趣味非常趋同。之前的“丛林”展非常好看。我们写过在站台中国办过个展的两个艺术家:
有品质。时不时支持年轻艺术家做一些带有实验性质的艺术项目。我们写过这个展览:
主要代理和推广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有一本同名的杂志,已经十年了还活得不错,太难得了。
魔金石空间 / 白盒子艺术馆 / 东京画廊+BTAP / 成当代艺术中心 / 空间站 / 桥舍 / 星空间 / 亦安画廊 / N3画廊
空间不大,但蛮喜欢他们的趣味——尤其是有一个年轻艺术家当他们的策展人之后。
墨斋 / 希帕画廊 / 德萨画廊 / 艾米李画廊 / 单行道画廊 / 空白空间
国际拍卖行巨头在中国的落脚点,位于寸土寸金的金宝街。时不时有高端的拍卖前预展。不把自己倒饬好了都不好意思进去。
地处王府井的王府中环,高端大气上档次,刚成立不久,就看接下来有什么大动作。我们年前刚推荐了他们的展览:
位于曾经的“O2O宇宙中心”望京SOHO,做的展览挺悦目的,但估计好几万个在那儿工作的白领码农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太可惜了。
很漂亮,很有品质,很有时光感,所以忍不住多放几张图。修旧如旧的典范——而且还是外国人出的力。建筑和其背后的故事刷过好几次屏了。而且,James Turrell在中国的唯一一件常设作品就在那儿。
在段祺瑞府,是当时驻华北日军司令冈村宁次的地下工事,经常做一些实验性质的有意思的展。
在原中法大学旧址,附近就是中国美术馆。我们写过两个拿过艺术8大奖的年轻艺术家。
在望京附近的一个别墅区里,时不时会推出一些不错的年轻艺术家。比如我们很早之前写过的:
好像画廊介绍得差不多了,估计肯定有遗漏的,不过现有的也够普通读者逛的了。
除了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的展览,每年还会有拍卖行的春拍和秋拍,以及包括“艺术北京”在内的各种艺术博览会,但那是另外一个系统,下次再说吧。
上面写的是“会员每年可享受价值1000元的在艺VIP导览服务”,但是我觉得,其实好的导览是无价的。
在会员卡有效期内,持卡在120+艺术机构(包括我们上面介绍的大部分私立美术馆和画廊),享受首次看展和生日当天/月看展免费特权。
上海的美术馆门票,大多数都80起跳了,特展飙升到180完全无压力,可以想见,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北京也会向上海看齐。因此,门票能打折,对于每周都看展,甚至一天看好几个展馆的妹子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福利。
美术馆和大机构的衍生品商店、艺术书店和设计品商店专属折扣,优惠5.5折起。
简单来说,就是上面优惠措施没有涵盖到的,都包括在这一项里。每家机构提供的VIP服务可能不太一样,详细情况你们可以在在艺App的“我的会员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