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马上就要来临,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届时,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将展开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哪些亮点?近日,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从意大利回归祖国,“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次的“归来展”有着怎样的文化意义?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职能和作用?本期文化周刊采访了博物馆界的委员和专家,请他们围绕这一主题谈谈新时代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及其未来。
“博物馆网上展览”“博物馆在移动”“百城、百台、百馆、百物、百人”全国交通广播融媒体传播推介、“中国国宝大会”电视节目宣传展示、“根·魂——中华文明物语”特别展览、“博物馆·文化中枢”高峰论坛、“博物馆之夜”体验活动……这些都是马上就要来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特色活动。
国际博物馆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英文缩写:ICOM,以下简称“国际博协”)发起创立的。国际博协是世界上顶级规模博物馆行业非政府组织,拥有来自近140个国家或地区4万多个会员,于1977年发起创立了国际博物馆日。1983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博协,随后每年均组织纪念“国际博物馆日”的相关活动。
“国际博物馆日,其实不单单是博物馆业界为自己建立的一个节日,国际博协的初衷是搭建一个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可以有更多的社会公众关注、了解、支持和参与博物馆。同时,博物馆业界也通过这样一个渠道,比较集中地了解社会公众对博物馆有哪样的需求,然后依据这一些对自己的定位、布局以及具体工作作必要的调试。所以,国际博物馆日是属于业界和公众的,是促进双向良性互动的平台。了解国际博物馆日的这个特点,对我们认识它每年的主题很有帮助。”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解释道。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据了解,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将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围绕这一主题,除主会场活动外,全国各地也将依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组织并且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
“我院将紧紧围绕主题,秉持‘贴近主题、俭朴隆重、公益惠民’的原则,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为发力点,4月初就启动宣传,整合资源打造‘传统豫见未来——博物馆季’,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及展示教育活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介绍道,“比如,将组织并且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历史链接未来’校园系列,民间传统文化育苗工程专题,中原历史背景和文化进校园、社区等活动,还将举办专家公众讲座以及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等,将全面加深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和资源利用,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
马家窑文化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西汉彩绘茧形陶壶、唐代彩绘陶骆驼、宋代白釉刻花碗、明代绿釉陶床……当你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走进“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的展厅,就会欣赏到这批刚刚从意大利返还中国的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
“‘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是在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国家文物局的指导支持下,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很短的时间内举办起了这个展览,每天专程来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五一’小长假期间达到十几万人,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对这批返还文物的深厚感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指出,“其意义深远:一是这个展览不仅充足表现了中意两国领导人对两国之间传统友谊的格外的重视,也反映了中意两国领导人格外的重视充分发扬两国悠久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格外的重视两个文明古国之间友好交往的传承。这方面的意义特别重大。二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也有重要的宣示意义。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最高历史背景和文化艺术殿堂,这批归还的文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本身就说明了中国人民对于这批归来的文物的殷切期待。三是这次展览的举办充分说明在现行国际法的框架之下,通过双方互谅互让,有可能促成流失海外的文物大规模返还。从回归到展出,中意两国共同树立了通过合作追索返还文物的成功范例。”
文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灿烂文明和历史背景和文化;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从字面看,选择文化‘中枢’很形象,就是说博物馆要像一个中枢系统一样,把民间传统文化沉淀、存下来,传承、创新下去,通过中枢的‘血管’将民间传统文化引导到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主题中‘传统的未来’是用于进一步解释‘文化中枢’的。”安来顺解读道。
文化维系着人类的记忆,激励着人类的精神,连接着过去和未来。随时代的发展,曾经是静态的博物馆正在不断重塑自我,更具互动性,以社区为导向,灵活性更好、更具适应性。在这里,博物馆已成为文化中枢,与社区的关系进一步具体化,并把它作为社区活跃参与者的新角色,成为将知识与创造力相结合的平台,并鼓励与公众共同创造、分享和互动。“博物馆的文化中枢作用,还强调博物馆在坚持其收集、保护、传播、研究、展示等核心使命的同时,在实践上转向更接近于所服务的社区;也强调博物馆要寻找新的方式来关照其收藏和其他历史遗产,让传统为今人和后代带来新的意义和价值。”安来顺进一步解释。
“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博物馆与和谐”“博物馆与旅游”“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与记忆”“博物馆与青年”……这些是近年来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
每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当下博物馆和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兼具了专业性与公众参与性的话题。浏览一下十几年来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我们或多或少可以观察到当前世界各国博物馆的一些共同点,甚至是博物馆的一些新的趋势。
“在若干趋势中,有一个趋势是十分明显的,就是博物馆不仅关注‘物件’,而且还要关注‘人’。这里说的‘人’不仅是祖先,也有今天的人和子孙后代。同时,博物馆不仅关注过去,还关注今天,甚至是未来。也就是说,博物馆要帮助今天的人理解过去,更要帮助人们在过去的历史中找到其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并基于对传统的挖掘和发现,启发新的文化创造,让民间传统文化不但有过去也有未来,是可持续的。”安来顺表示。
对此,马萧林也深有感触,他说,“自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院开放以来,已经过了两次调整提升。2009年的提升更是以贴近实际、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思想为指导而进行的,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每次提升都需要更新陈展理念,需要更看重通过文物展品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明确的思想主题,以解读文化为线索,深入揭示历史的演变规律,关注人类发展的前瞻问题。比如河南博物院做的一系列反映中原文化向心力的展览、丝绸之路系列展等,都是按照这种理念去策划的。从这些展览中就可以感觉到,博物馆不仅关注文物本身以及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还关注到人,关注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博物馆的功能也在持续不断的发展。“但不管怎么变,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总是会以更新颖、更持久、更切合实际的方式延续下去,从而对人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方法、行为模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和‘未来’也代表着我们对民间传统文化隐含的这种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继承和弘扬,也就是习一再强调的对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样一种职责使命和文化功能不会有很大的变化。”王春法指出,“为此,作为国家最高历史背景和文化艺术殿堂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它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它必须担负起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的职责使命,由此也决定了它在收藏、研究、展览和教育甚至文创方面一定要有比普通博物馆更高的评价标准和行为要求。比如,去年举办的‘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把马克思的壮丽人生、马克思中国化的艰苦历程等系统完整地呈现出来;再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这一重大主题展览也是社会反响极为强烈的,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参观人数达到400多万。这都反映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化职能和社会担当。”
以文化的视角观察新时代博物馆的功能,它所具有的“传统”功能——收藏、保存、解读、展示、传播等,虽依然是博物馆的核心工作,但其内涵和外延都已发生明显的变化。“比如收藏,收藏的传统概念是对过去的物件、艺术品进行的,现在的收藏范围要宽得多,包括了非物质文化,甚至包括了数字作品。再如研究,传统的研究偏重于单一学科的线性研究,如今更看重跨学科甚至多学科的信息阐释。还有传播教育,传统上是比较单一渠道的、说教式的,现在则渠道很多,而且注重互动和参与。”安来顺指出,“同时,博物馆的外部文化关系日趋多样,相应地,博物馆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格局中的文化角色越来越丰富,亦即:博物馆及其文化遗产资源成为各地社会经济综合发展中的一种新的驱动力,博物馆也慢慢变得多地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元素,其文化也慢慢变得成为当地人们提高生活品质和福祉的一个重要渠道。”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