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是国家博物馆创立110周年,其考古作业也已走过百余年春秋。作为110周年馆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7月2日起,“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效果展”,正式对大众敞开。
国家博物馆策展人介绍,本次展览精选240多件考古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包括国家博物馆百余年来掌管或参加的约70个考古开掘和查询项目,内容触及从旧石器时古遗址到清代水下沉船开掘,时间跨度大,展品数量丰厚,全方位展现国家博物馆考古开展进程。
展览中,山西垣曲商城出土的研讨商代前期礼仪准则的青铜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出土的反映秦国前期礼乐准则的秦子鎛,钜鹿宋城出土的宋代青白瓷瓜棱式执壶,“南海一号”“华光礁一号”“碗礁一号”等沉船出水的外销瓷器,以及距今约180万年、迄今所见地球前史上最大的骆驼——金远洞巨副驼的骨架等,会集露脸。
展览展出的一组“炭化稻”,为江苏省泗洪县韩井遗址出土,距今8500-8000年。它是顺山集文明水稻培养与使用的直接依据,反映了淮河中下游区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水稻驯化实践,很可能暗示了稻作农业化过程中淮河形式的存在。别的,2006年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陪葬乐器坑中出土钟镈一套13件,是迄今唯一经考古开掘出土的秦子器,展览中的为最大的一件镈,通高66厘米,鼓部有“秦子作宝龢/钟……”26字铭文,故称之秦子镈,是研讨春秋前期秦国礼乐准则十分重要的什物材料。
1921年,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的开掘,被视为现代我国考古学的初步。策展人表明,同年,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国立前史博物馆”安排参加了河北钜鹿(今河北省巨鹿县)宋代古城的开掘,开我国前史考古习尚之先。